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(fēng)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(diǎn)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佛教文化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23 10:47
“阿彌陀來 迎圖”指描繪接相一切眾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凈土的大如來佛,一般有獨(dú)尊立像與阿彌陀三尊圖。獨(dú)尊立像大都持施無畏與愿印,足踏蓮花座,不管是側(cè)身面向下方 注視,或正面相向,都是“來迎接”的姿態(tài)。署名自回禪師繪“阿彌陀來迎圖”,是高麗忠列王寵臣廉承益“特為國王宮主福壽無疆,愿我臨欲命終時,盡除一切諸 障礙,兼及已身不逢苦難,面見彼佛阿彌陀,即得往生安樂利”所作。如來面相百滿面,臂膀賢厚,比例修長適中,身軀向左,但頭部朝右,視線隨著右手伸垂的方 向而下,翩然開敞接引眾生慈悲胸懷。所著大紅身衣,飾以金色寶相華紋,衣紋經(jīng)條輕柔暢然,更顯豪華煥燦,莊嚴(yán)非凡的氣度。
“阿彌陀三尊圖”通例是以阿彌陀為主尊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脅侍,所組成的“西方三圣圖”,
西方三圣 站(木雕彩繪佛像)
例 如日本知恩寺藏“阿彌陀三尊圖”。但唐末隨著阿彌陀吸收地藏信仰,與之結(jié)合后,地藏遂取代大勢至菩薩,形成“阿彌陀三尊圖”的另一種新圖像組合。如龍門石 窟蓮花洞地藏造像長壽二銘(693年),便記載了任智滿為記亡母敬造阿彌陀、地藏觀音菩薩像,并以祈福追善,讓亡者能早日往生西方極樂凈土。徐兢《高麗圖 經(jīng)》中也提到高麗安和寺的彌陀殿,采用觀音、藥師、祖師、地藏為脅侍的伽藍(lán)配置,其中地藏位于西廊的方位,即象征著西方極樂凈土所在。
阿 彌陀三尊的配置,一般都是主尊在其中,觀音在左,地藏在右,但有“最完美高麗佛畫”贊譽(yù)的“阿彌陀三尊圖”,卻打破了左右脅侍的形式,大膽的以阿彌陀側(cè)身 于右,觀音傾身向下凝視,地藏立于兩尊之后的構(gòu)圖,使得畫面不失莊嚴(yán),又富有變化。在中國佛畫中佛、菩薩大都正面處理,此圖的側(cè)面像尤顯得特別?!鞍浲?來迎圖”在韓、日兩國特別發(fā)達(dá),但表現(xiàn)手法略有不同,在俄羅斯圣彼得彌勒、金剛藏、除障礙等八菩薩,阿難、迦葉等十大弟子,四大天王、 舍利佛尊者、聽聞眾等侍從環(huán)繞主尊周圍,整幅現(xiàn)面緊湊細(xì)密,幾乎無空隙,形成群圖形式。佛、菩薩部分的描繪頗為用心,尤其是菩薩花冠及覆掛全身的瓔珞,流 麗繁復(fù),光輝燦然,但柳眉杏眼神情較為木然一致;而四大天五的詼諧滑稽或聽聞眾的交頭接耳,接近人性化的表性描繪,則是增添置不少活潑的趣味。本圖大膽使 用了民間繪畫中大紅大綠的強(qiáng)烈對比,或攙入粉紅、紺青等多種色彩;光背衣袖領(lǐng)口紋飾,更是用了多種不同的顏色鑲滾,艷麗鮮明;四天王胄甲或武器局部則施貼 金箔,已不復(fù)見高麗佛畫雅致的氣質(zh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