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發(fā)布時間:2019-11-11 15:38
第三位圓通:香因—香塵圓通香嚴童子
“香嚴”是指香光莊嚴。香嚴童子因為見到諸比丘燒沉水香,香氣飄入鼻中,然觀此氣,“非木非空,非煙非火,去無所著,來無所從,由是意銷”,得到斷絕三界煩惱之法,由香氣領悟圓通,成為羅漢。以故佛門提倡燃點好香,不僅可莊嚴道場,潔凈空氣,而且還具有從鼻觀而得清心的妙用。香嚴童子是以香氣悟道的,故為“香塵圓通”。
【原經(jīng)文】
香嚴童子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。我時辭佛,宴晦清齋,見諸比丘燒沉水香。香氣寂然,來入鼻中。我觀此氣,非木、非空、非煙、非火,去無所著,來無所從,由是意銷,發(fā)明無漏。如來印我,得香嚴號。塵氣倏滅,妙香密圓。我從香嚴,得阿羅漢。佛問圓通,如我所證,香嚴為上。
【注釋】
在《楞嚴經(jīng)》的法會中,有二十五位圣者,分別敘述自身開悟的法門。當時香嚴童子敘述自身得悟的因緣,就是以聞香入手:“當時我聽見如來教我諦觀一切有為相。告別佛陀之后,就于居處靜堂養(yǎng)晦自修,看見比丘們燒沈水香,香氣寂然,入于鼻中。
我觀察這個香氣,并非本來有的,也不是本來空的;不是存在煙中,也非存在火中,去時無所執(zhí)著,來時無所從來。我由此心竟頓銷,發(fā)明無漏,證得阿羅漢果位,佛陀問圓通法門,如我所證悟者,以香的莊嚴為最殊勝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