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聯(lián)系我們
Contact Us
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12
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9
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
2025-06-08
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
2025-06-07
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
2025-06-05
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
2025-06-04
?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
2025-06-03
雷神的起源及傳說
2025-06-02
東岳大帝是哪位神?
2025-06-01
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
2025-05-30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8-25 09:54
舍利弗名字的由來
舍利弗為梵文?āriputra的音譯“舍利弗多羅”的略稱,意譯為“秋鷺子”、“秋露子”。從母得名。舍利弗的母親是摩揭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之女?!吧崂睘槠淠钢?,“弗多羅”為“子”之意,“舍利弗多羅”即“舍利女之子”?!吧崂北緸轼B名,譯曰“秋露”、“秋鷺”或“百舌鳥”。有人說她的眼睛像秋鷺的鳥眼,有人又說她是女人中最聰明伶俐的一個,能說會道就像百舌鳥。所以她的兒子舍利弗又可以叫“秋鷺子”或“百舌鳥子”。
據(jù)佛書《佛本行集經(jīng)·舍利弗目連因緣品》、《增一阿含經(jīng)》等稱,舍利弗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,屬婆羅門種姓。婆羅門為印度第一種姓,婆羅門教、印度教稱之為“人間之神”。婆羅門自認是印度社會的“最勝種姓”。
智慧第一
舍利弗年輕時即通曉“四吠陀”,與鄰村的目犍連十分友好。他們曾一起參加大祭,舍利弗見眾人混雜嬉戲,頓生無常之感,就剃掉須發(fā),與目連一起投奔六師外道中 的刪者那出家學道。他很快貫通教旨,但仍感未能盡得解脫。他感到十分茫然而無所皈依,正巧目連也在為尋求解脫之道而苦求,于是二人相約,今后無論誰找到光 明引照即找到高師,一定相告,甘露同嘗。一天舍利弗在途中見到了馬勝(阿說示)比丘,馬勝威容端正,行步穩(wěn)重,引人注目。舍利弗不禁走上前去攀談,二人談 得投機,馬勝向舍利弗宣講“因緣所生法”,作著名的“緣起偈”說:
諸法因緣生,緣謝還滅無,(又作是“法因緣滅”)
我主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
舍利弗一聽,佩服得五體投,問他何人傳授。馬勝比丘告之是釋迦佛陀傳授,舍利弗遂找到目連相告,二人高興地各率領自己的250名弟子(一說各200人)浩浩蕩蕩地投奔佛陀,皈依了佛門。在當時這一舉動對于壯大佛教聲勢起了很大作用,舍利弗是有大功勞的。
舍利弗繼承了母親優(yōu)異的基因,在佛門眾弟子中智慧敏捷,持戒多聞,善講佛法,被譽為“智慧第一”。
提婆達多最怕的人
佛陀晚年,僧團中的提婆達多背叛了佛陀。提婆達多(又譯作調達)是釋迦牟尼叔父斛飯王的兒子,阿難的哥哥,與佛陀是堂兄弟。他隨佛陀出家,但與阿難有天淵之 別,阿難忠心耿耿,而調達即一直懷有野心,要與佛祖見個高低,欲取代佛陀。他后來與阿者世王聯(lián)合,公開反對佛陀。他帶領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,另立僧團, 與釋迦分庭抗禮。舍利弗知道后十分氣憤,他和目連冒著危險共至彼山,向五百比丘陳述是非,使五百比丘悔猛醒,和舍、目二人復歸佛陀,制止了僧團的分裂。
舍利弗在僧團中資歷很老,年齡很高,但他從不以佛陀的大弟子自居,從不倚老賣老,在很多方面都為僧眾做出了表率。比如有一次他布道返回精舍的住年時,他的住 院處和其他住房都被別的僧團弟子占住了,于是他一個人默默地來到樹下露坐。夜里風露寒冷,使他咳嗽不止。佛陀對他這種謙讓精神十分贊賞。
先佛入滅度
傳說釋迦牟尼在八十歲的一天,對弟子們說自己三個月后當入涅盤。作為佛陀大弟子的舍利弗十分難過,他不愿見到佛陀死去,這時他最好的老友大目犍連已因布道而被外道所害,于是舍利弗便請求先佛而死,釋迦佛祖遂為他解說往昔因緣。舍利弗就回到故鄉(xiāng)迦羅臂拿迦村,拜見了百歲的老母親不久后,舍利弗便自行入滅(自殺身亡),以身殉道。佛陀在世時,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最懂得佛的教誨,傳世的三十卷《舍利弗阿毗曇》即為舍利弗所講說。
十八羅漢之舍利弗